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陸嵩
字希孫,號方山。江蘇元和(今蘇州)人。少侍父游豫中。清仁宗嘉慶十八年(1813),返吳,拔補蘇州府庠生。以“學不趨時”,鄉試屢不中,遂絕意科場。先后為浙江學政陳用光、安徽學政沈維嶠延佐學幕。林則徐任江蘇巡撫時,曾受命參與勘災發賑。宣宗道光十八年(1838),選授鎮江府學訓導,掌教寶晉書院。道光二十一年,英軍攻鎮江時,曾募集鄉勇自衛,保全城南諸村。文宗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攻破鎮江,一度避遷,后辭歸。咸豐十年,太平軍攻蘇州,避至金澤,客中病死。一生仕宦不達,中年以后,專力于詩,“初從玉谿門徑入窺杜;繼乃縱覽諸大家,而獨得杜真髓;至晚年則尤得杜質厚一體”,“一生詩宗杜老”(陸懋修《方山府君行狀》)。所作較廣泛地反映鴉片戰爭前后政治腐敗、災荒頻仍、民不聊生的現實,抨擊清政府官兵在戰爭中畏敵無能,表彰民眾抗敵精神,謳歌抗敵英雄,表現了愛國熱情。詩多質樸平暢,而韻味不足。其孫陸潤庠,穆宗同治(1862—1874)年間狀元,官至大學士,曾刻其詩集行世。有《意苕山館詩稿》十六卷,據《蘇州府志·藝文二》著錄,尚有《續集》一卷,《古文》二卷。另著《讀杜一得》、《玉谿生詩解義》。生平事跡見陸懋修《窳翁文鈔·先考方山府言行狀》)。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聞湖詩鈔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陳兆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