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九月九日:是指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這一天有登高的風俗。
山東:指華山以東地區,是王維的家鄉。
獨:單獨。
異鄉:他鄉。
逢:遇到。
倍:加倍。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種香味濃烈的植物。
鑒賞導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所作。農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這天,古人有出門登高和飲菊花酒的風俗。在重陽節這天,一個十七歲的年輕人為博取功名客居長安,又逢佳節,因此對家鄉親友的思念便莫可名狀了。
鑒賞
首句以“獨”字開篇,連下兩個“異”字,是對產生孤獨情懷特殊環境的交代。次句以平實質樸的語言道出了異鄉異客思親的感受。詩人用“每”和“倍”字說明平時無日不思,至佳節思念之情尤盛的情懷,極為準確傳神。這兩句以前句映后句,并通過“獨”“異”“倍”加以多重強調,道出為常人所共有卻無人道出的情感體驗,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詩的后兩句是詩人想象兄弟思己的情景,也是對第二句“倍思親”緣由的補充。重陽節那天,回憶起過去家鄉親友們此時相聚的景象,想著今日當兄弟們都插上茱萸登高會飲,突然發現少了我一個人時,他們該是多么遺憾!詩人將兄弟們登高會飲的情景設想得越具體越真切,就越顯得“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凄清。這里,“一人”與“兄弟”,“少”與“遍”,構成強烈對比,并照應首句的“獨”字和“異”字,思念之情躍然紙上。
作者在這首詩里,先寫自己在佳節思念家鄉親人,后寫想象中的家鄉親人在思念自己。這種表現手法委婉曲折,更能表達思念之苦。
鑒賞要點
[1]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敘述委婉曲折,語言質樸清新。
[3]情感濃烈,真摯感人。
上一篇:(唐)杜甫《絕句》小學生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李白《靜夜思》小學生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