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風流派·柏梁體
七言古詩的一種。源于《柏梁詩》。《藝文類聚》卷五六稱:“漢孝武皇帝元封三年,作柏梁臺,詔群臣二千石,有能為七言者,乃得上坐。”其詩漢武帝賦首句:“日月星辰和四時”,梁王繼之云:“驂駕駟馬從梁來”,梁王以下,作者二十四人,至東方朔止,每人一句,每句用韻,一句一意,全詩共二十六句,因作于柏梁臺,故名之《柏梁詩》。明清間顧炎武《日知錄》據《史記》、《漢書》紀傳年表,稱《柏梁詩》的年代與官名多相乖舛,因以為是“后人擬作”。現代學者亦多為此說。但《藝文類聚》于《柏梁詩》后,錄宋孝武帝《華林都亭曲水聯效柏梁體》、梁武帝《清暑殿聯句柏梁體》、梁元帝《宴清言殿作柏梁體》三首,均為各詩的作者倡首句,以下則是其臣下接續,雖長短不同,而其體式全同《柏梁詩》,再參照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孝武愛文,柏梁列韻”的議論,可見南北朝時人不僅確認《柏梁詩》為漢武帝時所作,而且競相仿效。后人遂稱此種詩體為柏梁體。清趙翼《陔馀叢考·柏梁體》:“漢武宴柏梁臺賦詩,人各一句,句皆用韻,后人遂以每句用韻者為柏梁體。然《柏梁》以前如漢高《大風歌》、荊卿《易水歌》……可見此體已久有之,不自《柏梁》始也。但聯句之每句用韻者,乃為柏梁體也。”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林逋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柳亞子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