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民仰為食天
【出典】 《漢書》卷四三《酈食其傳》:“漢王數困滎陽、成皋,計欲捐成皋以東,屯鞏、洛以拒楚。食其因曰:‘臣聞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夫敖倉,天下轉輸久矣,臣聞其下乃有臧粟甚多。……’”按,《史記》卷九七《酈生列傳》作“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釋義】 漢時人有“民以食為天”語,說明糧食是百姓的根本需要。后世化用為典。
【例句】 春雨慳時,千金斗粟,民仰使君為食天。(姚勉《水龍吟·壽陶守》3093)這里化用古語,稱美陶太守為百姓解決根本生計。
上一篇:典故《夢里揚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民其勞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