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楚辭研究
楚辭學專著,今人游國恩著。本書共六篇二十三章,是較早系統研究楚辭的學術論著。陸侃如《序》高度評價本書,指出它“最大的特點,是把《楚辭》當作一個有機體,不但研究它本身,還研究它的來源和去路。這種歷史的眼光,是前人所沒有的”。本書“總論”指出楚辭的產生主要受北方文學、南方文學和楚地民俗歌舞以及山川地理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作者把楚辭與《詩經》、《老子》、楚地民歌《滄浪歌》、《越人歌》等加以比較,說明楚辭在藝術形式上對《詩經》的繼承,《老子》對楚辭韻文形式的影響,越地古民歌與楚辭一脈相承的淵源關系。書中還從民俗、音樂、地理等方面考察,證明楚地巫風、祭祀活動、楚地的民俗和民間音樂歌舞、奇麗的楚地山水等都是楚辭滋生繁盛的土壤。此外,本書指出楚辭對漢賦、駢文和七言詩的影響。對于作者和作品的創作時地等問題,也進行了精細考證。對各篇作品的歸屬和對篇名的解釋也頗有新意。但本書認為《漁父》、《九歌》和《卜居》不是屈原作品,甚至認為《離騷》的藝術成就不及《漁父》、《卜居》,有失偏頗。有1926年北新書局初版。通行本有1928年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和《國學小叢書》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梁辰魚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樊南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