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魯本·奈基安
美國雕塑家。把他稱作構成主義者,似乎不確切,根據他的愛好,應該是一位翻像者,他喜歡的材料為陶土和石膏。奈基安經過了學院的系統訓練,1930年代,他從事肖像雕塑,同時與搞試驗的藝術家戴維期、戈爾基和孔寧等熟識起來、在1940年代末,奈基安開始用陶土工作,從古典神話中創作一些表現主義的作品。1954年,他開始用一種薄層石膏的技法,在效果上接近構成,由于技法的完善與成熟,以此奈基安對雕塑作出獨特的貢獻。從1958年始,用5年時間創作了用鋼板構成的規模巨大的《洗劫盧克瑞斯》,用了大量的斜板和彎板,產生了抽象形狀的強烈穿插效果。1960年代,他重新使用陶土,搞了大批小型成組作品和雕刻的飾板; 在后來的作品中,他使用了暴露或隱藏的金屬架,運用古典主題。1970年,他創作了雕塑《自十字架下降》,這可稱他最偉大的、最富于紀念性的作品。它由石膏制成,呈巨大巖石狀、傾斜著,不牢穩地相互支撐在一起。這是一件主題潛伏在整個結構之中的抽象作品。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莫迪利阿尼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亞歷山大·利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