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蒲壽宬
號心泉,別號法石,其先西域人,或云阿拉伯人、或云占城人。居泉州(今屬福建)。少而能文,以美風姿、好奇服、富于財貨而為時人所矚目。南宋理宗開慶(1259)、景定(1260—1264)間因與弟壽庚平海寇有功,被授官,入領環衛,一度退隱奉祠家居,至度宗咸淳七年(1271),始出知梅州,在任清廉,移吉州,不赴,黃冠野服,入法石山下,自稱處士。此時其弟蒲壽庚提舉泉州市舶,掌握泉州攻防大權,壽宬密諭壽庚納款于元。宋益、廣二王逃難航海至泉州,壽庚拒之不納,遂使二王漂泊海上,宋終亡于崖山,論者以為謀出于壽宬。入元,壽宬未仕,優游以終。壽宬雖非漢族士人,但其深受漢文化影響,近人陳垣稱其為“華化”之西域人。壽宬能詩詞,詩多寫山林隱逸生活,詩風沖淡閑遠。亦有少量感慨時事、描寫離亂之慘、攄寫滄桑之感的篇章,如《郊行有感》、《頭陀成庵主刺血寫法華經》等皆屬此類作品。著有《心泉學詩集》。近人余嘉錫曾對壽宬生平詳加考證,載于所著《四庫提要辨證》卷二三。近人陳垣在《西域人華化考》卷一中對其經歷亦有所考訂。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董斯張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