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荔支嘆
宋詩篇名。七古。蘇軾作。見《蘇軾詩集》卷三九。紹圣二年(1095)作于惠州(今廣東惠陽)貶所。此詩由感嘆漢唐進貢荔枝弊政進而揭露當(dāng)世貢茶貢花時弊,諷諭帝王的驕奢淫逸和官僚諂媚君主的可恥行徑,表現(xiàn)出詩人關(guān)心民瘼的可貴精神,歷來被譽為“史詩”。全詩分兩部分。前十二句是詠古,其中“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二句,寫唐明皇為博得楊貴妃歡心而命進貢荔枝,給人民帶來巨大災(zāi)難,詞語精警,寄慨遙深,是傳誦的名句。后十二句是嘆今,“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籠加”一段,被人稱為“一篇之奇橫在此”(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卷六)。全詩以“嘆”字為意脈,道古論今,內(nèi)容豐富,題旨顯豁,筆勢騰挪自如,章法搖曳多變,風(fēng)格沉郁頓挫,頗得杜詩神髓。清人方東樹評此詩曰:“小物而原委詳備,所謂借題。章法變化,筆勢騰擲,波瀾壯闊,真太史公之文。”(《昭昧詹言》卷一二)紀(jì)昀云:“貌不襲杜,而神似之,出沒開合,純乎杜法。”(批點《蘇文忠公詩集》卷三九)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蘇魏公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蓮鬚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