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駢字類編
類書。二百四十卷。清張廷玉等編。康熙五十八年(1719)敕撰,雍正四年(1726)告成。有1984年北京中國書店據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影印版。該書分天地、時令、山水、居處、珍寶、數目、方隅、采色、器物、草木、鳥獸、蟲魚等十二門;補遺一門曰人事。其中數目、方隅、采色等類,為以前類書所無。該書只收雙音詞,不收單音和多音詞;只收實詞,不收虛詞;于實詞中“不甚雅馴”者亦不收錄。其性質與《佩文韻府》相似,為賦詩作文時查檢詞匯、典故之用,但體例殊異,一改以韻系字之法為以類編之,“俾與《佩文韻府》,一齊尾字,一齊首字”,“互為經緯,相輔而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每一門目下,由駢字中的第一字加以統(tǒng)攝,共用標首字一千六百零四個。每條所引,以經史子集為次,韻文只收詩賦,不涉詞曲。而引書必著其篇名,引詩文必著其原題,或一題而數首者,必著其為第幾首,編排頗為精密。該書的缺點為詞頭數目有限,又囿于體例,故所收詞匯大為減少。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顧逢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高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