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體·轆轤體
作詩用韻的一種格式。八句中四個韻腳,頭兩個韻腳用一個韻,后兩個韻腳用與之相鄰的韻,雙進雙出,叫“轆轤格”。黃庭堅《謝送宣城筆》、楊萬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開用轆轤體》,都是“雙進雙出”。黃詩云:“宣城變樣尊雞距,諸葛名家捋鼠須。一束喜從公處得,千金求買市中無。漫投墨客摹蝌蚪,勝與朱門飽蠹魚。愧我初非草玄手,不將閑寫吏文書。”宋袁文《甕牖閑評》云:“此詩前二韻押七虞字,后二韻押九魚字,乃雙出雙入,得非所謂轆轤韻乎?”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轆轤出入用韻,必有奇句乃可,如李師中《送唐介》詩是也。茍句韻尋常,用此何為? 又必用韻連而聲協(xié)者,若東冬、寒山、爻豪、清青之類。”按李師中詩為“進退格”,吳氏誤為“轆轤韻”,但所言其他內(nèi)容,均可參,故錄之。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過華清宮絕句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