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新詩鑒賞
詩論,一卷,唐杜甫撰,今人郭紹虞集解。甫見《杜工部集》。
杜氏《戲為六絕句》是評論古今詩歌創作得失的一組七絕。其中也包含了從自己創作中體會到的甘苦。
杜甫繼承了先秦以來詩歌創作的優秀傳統:“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后塵。”他在藝術上的最高追求目標是屈原、宋玉曾達到的境界,對于齊梁過度重視形式和過于綺靡的詩風杜甫是有微詞的。
杜甫對于早年作品流于靡弱,而晚年卻寫出許多悲慨淋漓詩賦的庾信也給予熱情的贊揚:“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從杜甫對“后生”的批評中我們可知他從庾信的“老成”之作里吸取了許多營養。
詩人所追求的不僅是“清詞麗句”,更重要的還是“掣鯨魚碧海中”的宏偉氣魄,這就需要向庾信的“凌云健筆”和縱橫才思學習。在學習中杜氏還提出取法宜廣的問題。“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詩”,所謂“偽體”就是“齊梁”的纖弱的宮體之作。也就是說在廣為取法之前,心中先要明確剔除“偽體”,面向《詩經》以來的優良傳統,在此基礎上再“轉益多師。”
杜氏對曾風行一時的“王、楊、盧、駱”初唐四杰也予以肯定,對于熱衷否定前人成績以顯示自己高明的“輕薄為文”者投以巨大的蔑視。這組絕句是有針對性的,盛唐之末到安史之亂時有一些人重古輕今,完全抹煞六朝以來在詩歌創作藝術上的積累。杜甫旗幟鮮明地批評了這種主張。人們在評論杜詩時,常稱之為“集大成”者,這和作者對于古今詩歌創作成就的看法和廣泛地繼承有關。
《戲為六絕句》歷來沒有單行本。郭氏認為它反映了杜甫的文藝觀點,又是最早的以絕句論詩之作,后世效法者很多。歷來對此組絕句的箋注解釋,又有很大分歧。郭氏采取“集解”的形式,把眾多的材料聚在一起,排隊、歸類,并加按語。郭注搜羅極為豐富,取書共六十余種。有關杜詩的重要注本搜羅殆盡。成書于1932年。
有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魏晉南北朝部分·曹集詮評》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閻古古全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