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 李頎詩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三卷,唐李頎撰。頎(690~751),趙郡(河北省趙縣)人,曾隱居潁陽,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被調任新鄉尉,晚年辭官歸隱潁東川。
李詩題材廣泛,但以描寫邊塞生活、歌舞音樂和送別酬贈的作品最多。其《古從軍行》不僅描繪戰場環境的肅殺蒼涼,而且反映了各民族統治階級之間的戰爭給胡漢雙方都帶來巨大的苦難,戰爭的結果是“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這反映了詩人獨特的見識。其他如《塞下曲》《古塞下曲》《古意》都寫得氣勢雄放,凄婉動人。李氏描寫音樂的作品有《琴歌》《聽安萬善吹觱篥歌》《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等,以描寫胡樂最為精彩,如寫董氏胡笳“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復晴。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從多種角度渲染音樂的美妙,這些對后來韓愈、白居易、李賀對音樂的描寫都有所啟發。李氏酬贈詩對于所寫主人公,多能寥寥幾筆使他們的形象栩栩如生。如《贈張旭》,有句“露頂據胡床,長叫三五聲,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寫陳章甫“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顙。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送陳章甫》);寫梁锽“梁生倜儻心不羈,途窮氣蓋長安兒。回頭轉眄似雕鶚,有志飛鳴人豈知”(《別梁锽》);寫自己“小來好文恥學武,世上功名不解取。雖沾寸祿已后時,徒欲出身事明主。柏梁賦詩不及宴,長楸走馬誰相數。斂跡俯眉心自甘,高歌擊節聲半苦。由是蹉跎一老夫,養雞牧豕東城隅”(《放歌行答從弟墨卿》),這些名篇名句都能抓住動人的內外特征,把這些有個性、有趣味、有尊嚴,但都拙于處世、拙于為自己謀利益的士人寫得栩栩如生。
李頎作品的出現標志著詩歌創作中的盛唐時代的到來。李詩格調清新,辭語秀麗,其歌行流暢而富于氣勢,近于李白。
李集唐代著為一卷,明刊本一卷錄詩一百一十八首,《全唐詩》編為三卷,有中華書局1960年排印本。另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李頎詩評注》,由今人劉寶和評注。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東里全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金元部分·楊仲宏詩》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