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 孟浩然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四卷,唐孟浩然撰。浩然(689~740)襄陽(湖北襄樊市)人。少時隱居鹿門山,三十余歲往長安求官,不遂而返,曾在江淮吳越一帶漫游,張九齡為荊州長史引為幕僚。
孟存詩二百六十余首,其中多為描寫自然山川、田園風光、抒發(fā)自己恬淡情懷之作。如《夜歸鹿門山》的“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獨來去”;《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披撼岳陽城”;《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等。可以看到孟浩然的山水詩或田園詩中都有“人”在活動,這個“人”許多時候就是他自己。這與王維純“客觀”的山水詩是有明顯區(qū)別的。
孟氏有些詩篇表達了詩人心靈深處的仕與隱的矛盾,隱居在盛唐期間往往是士人不得已的“選擇”。如《歲暮歸南山》中的“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留別王維》中的“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從中看到的不是陶淵明式的“欲仕則仕,欲隱則隱”的瀟灑,而是流露出盛世中潔身自好、不愿“競爭”者士人的悲哀。
孟詩風格清麗、飄逸,但也有渾樸雄健的一面。長于五言,五律尤為精工,往往屬對工穩(wěn)而不流于纖巧。孟氏在當時即享大名,李白、王維、杜甫都有詩贊美他、懷念他。
孟集最初為天寶間王士源所編,三卷,錄詩二百一十八首,后陸續(xù)有所增益,至明遂有此四卷本。此集按體分編,第一卷為五古;二卷,七古、五排;卷三,五律;卷四,五律、七律、五絕、七絕。1954年文學古籍刊行社據(jù)此本排印出版。
孟集中錄詩真?zhèn)坞s糅,今人在這方面作了一些辯證,最近陸續(xù)出版了《孟浩然詩集校注》(巴蜀書社,1988年),由今人李景白校注。《孟浩然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由今人徐鵬校注。《孟浩然詩集評注》(長江文藝出版社1991年),由今人李懷福、李廷夫評注。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國朝詩乘》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金元部分·范德機詩》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