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唐詩》新詩鑒賞
唐詩總集,七百一十六卷,清季振宜編。振宜(1630~1674)字詵兮,號滄葦,江蘇省泰興縣人。順治四年(1647)進士,官至浙江道御史,好藏書,所藏宋元精刻及影宋抄本甲于海內(nèi),著有《季滄葦書目》。
明末錢謙益欲據(jù)吳琯《唐詩紀(jì)》編纂全唐詩,未完成而逝世,季振宜從其族孫錢遵王那里得到殘稿,“其篇帙殘斷,亦已過半”。錢謙益對詩學(xué),特別是唐詩研究頗有心得,其殘稿基礎(chǔ)很好,季氏為藏書精于鑒別,并多善本,為此書編纂提供了方便。全書搜羅較備,在初唐、盛唐部分則完全吸取了《唐詩紀(jì)》成果,其次序一如舊貫,并將新發(fā)現(xiàn)的作品補充進去,只是在編輯李白、杜甫二集時,季振宜打破了自訂的體例?!抖殴げ考酚缅X謙益的《杜詩箋注》本,《李翰林集》則用了蕭士贇分類補注本,杜集還采用了錢氏的注文(后來查嗣瑮依據(jù)季書整理杜甫詩時才將錢注刪去)。季書晚唐部分一空依傍,故較薄弱,許多人的集子缺漏現(xiàn)象嚴(yán)重,書中還很少收零章碎句,致使遺漏頗多。
全書打破唐詩歷來按初盛中晚的編排方法,按時代編次,由高祖開始,無名氏終。每個詩人附有較為詳細(xì)的小傳。書中對所錄詩篇作了較細(xì)致的???,異文校語必說明出處,便于檢索,其考訂及校語保存宋代一些善本的面貌。
此書為御定《全唐詩》編纂時主要依據(jù),當(dāng)時未刊刻,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時,錢謙益被列入《貳臣傳》其書多在禁焚之列,因此書與錢謙益關(guān)系密切,所以只能沉沒秘閣,未能進入“四庫”,只有寫本傳世。后流入鄧邦述群碧樓,今藏于臺灣“中央圖書館”,1976年臺灣經(jīng)聯(lián)出版公司影印出版,定名為《全唐詩稿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元稹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文章辨體序說》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