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漁洋詩話》新詩鑒賞
詩論,三卷,清王士禛撰。士禛見《十種唐詩選》。
以士禛署名之詩話很多,為其親手而著者除《五代詩話》外只有《漁洋詩話》。
此書寫于晚年,自序言:此乃其“生平與兄弟友朋論詩,及一時詼諧之語可記憶者雜書之”,重點不在于闡述和發揮其詩學理論,但從其表彰或批評的一些具體的詩例中,亦可見其論詩主張。
俞兆晟序中引王氏之言:“吾老矣,還今平生,論詩凡屢變,交游場中,亦如日之隨影,忽不知其轉移也。少年初筮仕時,惟務博綜該洽,以求兼長。文章江左,煙月揚州,人海花場,比肩接跡。入吾室者,俱操唐音;韻勝于才,推為祭酒。然而空存昔夢,何堪設想?中歲越三唐而事兩宋,良由物情厭故,筆意喜生,耳目為之頓新,心思于焉避熟。明知長慶以后,已有濫觴,而淳熙以前,俱奉為正的。當其燕市逢人,征途揖客,爭相提倡,遠近翕然宗之。既而清利流為空疏,新靈寢以佶屈,顧瞻世道,惄焉心憂。于是以太音希聲,藥淫哇錮習,《唐賢三昧》之選,所謂乃造平淡時也。”這段話王氏自己簡單說明了自己詩歌創作和詩論發展的三個階段,從宗唐、學宋到向往平淡。
此書雖多記青年時詩事,又可見晚年情趣。書中轉述施閏章對自己“言詩大指”的形容,言王詩論“如華嚴樓閣,彈指即現;又如仙人五城十二樓,飄渺俱在天際”。可見士禛到晚年乃持“神韻”微旨。
書中記錄了清初許多明遺民(如孫枝蔚、冒辟疆、杜濬、余懷、屈大均、陳恭尹等)軼事,極珍貴。
此書寫作不經意,友人又催刻很急,書成不復改竄,故可議處頗多。
清張宗泰《魯訔所學集》載此書,并有書后一篇,論其疏失。另外有史夢溪評本。全書共收二百九十二條。
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排印《清詩話》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漫堂說詩》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本事詩》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