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詩經通論》新詩鑒賞
《詩經》注本,十八卷,清姚際恒撰。恒字立方(或謂善夫),號首源,祖籍新安(安徽省歙縣),長期居住在浙江省的仁和(杭州市),與毛奇齡同時并與之交好。其晚年著《九經通論》共一百七十卷,此書為其中之一。
該書不依傍《詩序》,也不附和《詩集傳》,擺脫了漢學、宋學的門戶之見,指出兩家各有所長。作者“惟有涵詠篇章,尋繹文義,辨別前說,以從其是而黜其非”。他認真研究《詩經》原文,從詩的內容探求詩義;他深入考證書史,逐一檢查各家注疏,然后以嚴謹態度自由立論。如《野有死麕》一詩則臚列眾說(如歐陽說、朱熹說、毛鄭說以及其他的種種說法)并加以一一駁斥,立論說:“此篇是山野之民相與及時為昏姻之詩。昏禮,贄用雁,不以死;皮、帛必以制。皮、帛,儷皮、束帛也。今死麕、死鹿乃其山中射獵所有,故曰‘野有’,以當儷皮‘;白茅’,潔白之物,以當束帛。所謂‘吉士’者、其‘赳赳武夫’者流耶?‘林有樸樕’亦‘中林’景象也。”抓住了禮制與原始狩獵相合之處(禮制許多條款起源于原始社會的生產與生活),從而對詩義解釋比較準確。全書除了逐章串講詩句通解全篇意旨外,還有對詩的藝術表現手法的評述。
有中華書局1958年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春酒堂詩話》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附·①增廣圣宋高僧詩選》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