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史部·版本學
研究書籍版本的學科。所謂版本,包括印本和寫本,指圖書在流傳過程中形成的不同的本子?!鞍姹尽?一詞,正式出現(xiàn)于宋初,開始專指由雕版印刷而成的圖書,后來范圍逐漸擴大,泛指雕版印刷以前的簡策、帛和紙的寫本,以及雕版印刷以后的拓本、石印本、影印本、活字本等形式印成的圖書。有人將印本書稱之為版,而稱未雕的寫本書為本,如清代版本學家葉德輝《書林清話》說: “雕版謂之版,藏本謂之本。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 圖書的本子自古就有,而在流傳過程中,便自然出現(xiàn)了不同的版本。版本類型,按刻書的時代來分,有宋本、元本、明本等; 從刻書的地點來分,有蜀本、浙本、建 (福建建安)本等; 按出版者來分,有官刻、家刻、坊刻等; 若照印刷的方式分,則有刻本、’活字本、石印本等。不同的版本,往往在字句、篇章、卷數(shù)上或多或少有所差別,而這些差別就造成了所謂 “善本”和 “劣本” 或 “誤本” 的分別。讀者自然希望讀到善本書,古人因讀誤本而造成的笑話,舉不勝舉。于是,鑒別書籍的版本也就成為專門之學。版本鑒定,始于西漢劉向典校皇家藏書; 版本鑒定而成為學,則是在宋代雕版印刷盛行以后,而在清代達到極盛。版本鑒定是一門技術(shù)性很強的學問,需要熟悉印刷紙墨、字體刀法、藏書印記、版式行款、裝幀式樣等知識,同時還需要目錄學、校讎學等方面的專門知識,以及廣博的文史知識。古書的版本有優(yōu)劣之分,而對于版本學家來說,得一善本,就如獲至寶。有些善本如宋刻元斬,由于傳世者稀少,甚至是 “孤本”,就具有了超出書籍內(nèi)容本身之外的文物價值,非富翁不能擁有。故在明清時代,玩版本也成為一種時髦,藏書家常以擁有多少宋刻元斬炫耀于人,如近代陸心源擁有宋版書二百種,特建藏書樓,美其名曰 “皕宋樓”。直到現(xiàn)代,學者仍以擁有善本或孤本相夸,如著名學者胡適以重金購得 《紅樓夢》 最早的手抄本殘卷,終生引為幸事。北大教授馬廉因得到明刻 《平妖傳》的 “海內(nèi)孤本”,便將其書房名為“平妖堂”。商務(wù)版 《四部叢刊》所以比中華版 《四部備要》 更被學者看重,就在于前者所搜是宋元舊刻或明清精刻。學者對善本的迷戀,是一般讀者難以想象的。
上一篇:倫理學·品格·清官
下一篇:宗教學·佛教·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