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無何有之鄉
典源出處 《莊子·逍遙游》:“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莫 (漠) 之野。”又 《莊子·應帝王》:“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游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垠(lang)之野。”
釋義用法 無何有之鄉,原指空無所有的地方,后用此典指虛幻的,空想的地方; 也借指夢鄉。
用典形式
【無何】 唐·白居易:“為尋莊子知歸處,認得無何是本鄉。”宋·蘇軾:“廣陵陽羨何足較,只有無何真我里。”
【亡何鄉】 清·蔣士銓:“可憐繞帷之客用耳不用目,涂說道聽亡何鄉。”
【無何鄉】 唐·岑參:“唯愛隱幾時,獨游無何鄉。”唐 · 白居易:“誰知對魚坐,心在無何鄉。”宋·蘇軾:“會當無何鄉,同作逍遙游。”宋·陸游:“烏有翁邊貰酒,無何鄉里尋花。”
【無何有】 明·高啟:“三杯不覺已陶然,此身竟到無何有。”
【無何境】 宋·范成大:“曉枕訌更潮,俱墮無何境。”
【何有鄉】 宋·蘇轍:“病根欲去真源在,昨夜夢游何有鄉。”
【游無何】 宋·蘇軾:“逝將游無何,豈暇讀城旦。”
上一篇:詩詞典故《文翁化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無地起樓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