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道教·真人
已經修真得道的人。所謂 “真”,就是人生的真諦; 所謂 “道”,就是 “仙道”。“真人”原來是道家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據莊子的解釋,“真人”就是對生命大徹大悟的人,這種人沒有知識欲望,沒有是非好惡,也沒有喜怒哀樂,視生如死,視死如生,與世無求,與人無爭,一切順應自然,物我兩忘,達到了“與天同樂” 的境界。在道家看來,生命是最寶貴的,而現實人生的種種知識和欲求,只會給人帶來無盡的煩惱和痛苦,是對生命的桎梏和戕害,是對人類自然天性的扭曲,如果用現代語言表述,就是生命的 “異化”。只有絕圣棄智,清心寡欲,擯棄俗世的種種約束,才能全真保性,達到生命的最高境界。莊子曾經以美麗的語言繪聲繪色地描述過這種真人境界,如 “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騎日月”,“倏然而往,倏然而來”,“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等等。實際上,道家所說的 “真人”,是一種自然人生的精神境界,只有道行非常高的人才能達到這種境界。道教就將 “真人”用來表示某種神仙境界,也用作修真得道之人的稱號。后世便將“真人”作為道教人物的最高封號之一,例如莊子為 “南華真人”,列子為 “沖虛真人”,丘處機為“長春真人”等等。
上一篇:文學·附:語言學·直音法
下一篇:文學·文論·知人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