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佛教·四諦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又稱 “四圣諦”。諦即真理,四諦就是解釋人生痛苦及其克服途徑的四種真理,據(jù)說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獨坐冥想中所獲得的無上正覺,包括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就是關(guān)于苦的真諦,說的是世俗世界的一切皆苦,人生在世,就有無量眾苦切身,所謂 “苦海無邊”,如生、老、病、死等等; 集諦,就是關(guān)于苦因的真諦,所謂集,意即推究苦因,痛苦的原因是貪、嗔、癡等,以及由此而造下的種種惑業(yè),依業(yè)受報便有生死輪回諸苦,而所謂 “業(yè)”,泛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動,分身 (行動)、口(言語) 意 (思想) 三業(yè); 滅諦,關(guān)于滅絕苦因從而證入涅槃境界的真諦,說的是佛教的最高理想與最終目的; 道諦,關(guān)于如何解脫痛苦的真諦,道就是途徑,道諦說的就是達到解脫境界的途徑與方法,而這又構(gòu)成了佛教的另一基本教義 “八正道” 的全部內(nèi)容。四諦是佛教的總綱,所有佛教派別都圍繞著對四諦的解釋而展開。苦滅二諦,尤為重要: 人生極苦,涅槃最樂。這就是佛教的中心思想。甚至可以說,苦滅二字即可概括全部佛學。
上一篇:經(jīng)濟學·學說·四民分業(yè)
下一篇:經(jīng)濟學·制度·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