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苓采苓,采甘草呀采甘草,
首陽之顛①。在那首陽山頂找。
人之為言②,有人專愛造謠言,
茍亦無信③。千萬別信那一套。
舍旃舍旃④,別理他呀別睬他,
茍亦無然。那些全都不可靠。
人之為言,有人專愛造謠言,
胡得焉!啥也撈不到!
采苦采苦,采苦菜呀到處跑,
首陽之下。在那首陽山下找。
人之為言,有人喜歡說謊話,
茍亦無與⑤。千萬別跟他一道。
舍旃舍旃,別理他呀別睬他,
茍亦無然。那些全都不可靠。
人之為言,有人喜歡說謊話,
胡得焉!啥也得不到!
采葑采葑,采蕪菁呀路迢迢,
首陽之東。首陽山東仔細瞧。
人之為言,有人愛說欺誑話,
茍亦無從。千萬不要跟他跑。
舍旃舍旃,別理他呀別睬他,
茍亦無然。那些全都不可靠。
人之為言,有人愛說欺誑話,
胡得焉!啥也騙不到!
(采用程俊英譯詩)
[注釋]①首陽: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南。②為言:謊話。為,通“偽”。③茍:誠、確實。④旃(zhan):之。⑤無與:不要贊同。
[賞析]這首詩的主題鮮明單一:勸君切莫聽信讒言。
詩共三章,各以“采苓采苓,首陽之顛”、“采苦采苦,首陽之下”、“采葑采葑,首陽之東”作為起興。苓是甘草,生長在低洼潮濕的地方,苦菜大都長于田野澤藪,而葑菁則是人工種植在菜園里的。這三種植蔬都不是首陽山的產物,在首陽山是采不到這些東西的。這樣,詩歌的一開始就敘寫了一種與實際相違背的虛假之事。本詩的起興,不僅僅具有了“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的開頭、起韻的作用,它還與本詩的中心議題——讒言不可信,發生了一種內在的相關。
此外,本詩在語言形式上的特點是:通篇運用了重句、重章的結構方式通過反復詠唱造成一種搖曳多姿的格調風采,從而使詩人的苦心勸誡獲得了纏綿動聽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還》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采葛》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