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儒教·亞圣
孟子的尊稱。孟子(前372—前289) 名軻,戰國時代儒教傳人之一,以 “傳道” 為特點,與以 “傳經” 為特點的荀子并稱 “孟荀”。東漢趙岐注 《孟子》,稱孟子為 “命世亞圣之大才”,始給他戴上 “亞圣” 的桂冠。但這只是民間的一家之言,并非欽定。唐玄宗時,曾封 “孔門十哲” 之一顏淵為 “亞圣”,孟子還很受冷落。中唐時代,韓愈首倡儒教 “道統” 之說,以與佛道二教抗衡,才將孟子正式排在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后,并認為孟子死后,歷圣相傳的 “道統” 不得其傳。《孟子》 一書在北宋被正式升格為“經”,宋代理學家以繼承發揚“道統” 自命,也竭力推尊孟子。朱熹著 《四書章句集注》,別出心裁地將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一書,這樣便構成了由孔子而曾子,而子思,而孟子的一條傳承系統,孟子在儒家道統中的地位更加明確。元代科舉考試,以 《四書》 為標準,孟子也被皇帝封為 “鄒國亞圣公”,顏淵被改封為 “兗國復圣公”,孟子在儒教道統中僅次于孔子的地位,正式獲得官方認可。明代嘉靖年間,除去 “鄒國公”的封爵,徑稱 “亞圣”,顏淵也改稱 “復圣”。從此,“亞圣” 便成為孟子的專稱。
上一篇:經濟學·制度·井田
下一篇:禮俗學·節日·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