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懸目東門
【出典】 《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吳王)乃使使賜伍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嘆曰:‘嗟乎!讒臣嚭為亂矣,王乃反誅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時,諸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于先王……然今若聽諛臣言以殺長者?!烁嫫渖崛嗽唬骸貥湮崮股弦澡鳎羁梢詾槠?而抉吾眼懸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乃自剄死?!?/p>
【釋義】 春秋時,伍子胥忠心輔助吳王夫差,反被賜死,他痛慨國事,遺言將己目懸于吳東門,以看見吳國被越兵滅亡。后因用為伍子胥的故實。
【例句】 區區相望,餓死西山,懸目東門,人生何樂為此。(劉辰翁《鶯啼序》[悶如愁紅著雨]3231)這里說像伍子胥那樣“懸目東門”之事,實不是人情所樂為,乃由對國事的痛惜,意在抒發自己對南宋滅亡的悲慨。
上一篇:典故《懸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懸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