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一切經音義
唐代著名的注釋佛經音義的著作。該書有兩部,一為唐代高僧玄應的作品,又名《眾經音義》、《大唐眾經音義》,簡稱《玄應音義》,25卷;一為唐代高僧慧琳的著作,又名《經音義》、《大藏音義》,簡稱《慧琳音義》,100卷?!耙磺薪洝奔粗浮按蟛亟洝?,是佛教典籍的總稱。玄應約與玄奘同時代人,曾從玄奘譯經12年,深有所感。于是他從《華嚴經》至《順正理論》共454部大小乘經律論中摘取難以理解的文字,注釋其音義。最終經過多年辛勤勞動,于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成書?!缎袅x》是一部音義兼注的訓詁學專著,體例仿《經典釋文》,即在每部經籍之下先逐卷列出要釋的詞語,然后再從詞語中摘出難字來加以解釋。梵文名號也一律注明音讀。該書除解釋較為詳盡外,引書極多。不僅有佛經,還包括許多散佚古籍,如鄭玄《尚書注》、《論語注》,賈逵、服虔《春秋傳注》,李巡、孫炎《爾雅注》、三家《詩》以及《蒼頡》、《字林》、《聲類》、《通俗文》等,為后人的研究保存了珍貴的資料。此外,該書詳注反切,記錄了唐時的長安音以及當時南北各地的地方音;記錄和辨明了大量古字和異體字;收錄了大量復音詞匯,并詮釋了很多新詞新義。該書為后人輯佚、考證、研究訓詁保存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
《慧琳音義》是在《玄應音義》的基礎上,收集了玄應后的佛經1 300部,并參照了慧苑《華嚴經音義》等,用了20年的辛勤汗水,擴大、改編而成的一部佛學音義集大成者。約成書于憲宗元和二年(807),一說元和五年?;哿账幏鸾洠瑥摹洞蟀闳艚洝分痢蹲o命放生法》。該書也是一部音義兼釋的佛學辭書,音切參照《考聲》、《聲類》、《韻音》、《韻集》、《韻詮》、《韻略》、《切韻》、《唐韻》等;釋義依據《說文》、《字林》、《玉篇》、《古今正字》等。寫作體例同《玄應音義》,但所引資料更為豐富,不僅征引古代的字書、韻書,而且廣引古籍經傳,資料十分豐富。該書在記錄語音上,辨明秦音和吳音,并運用了“以音求義”的方法;在語源上,收錄了魏晉以來的復音詞和大量新譯佛經的新詞匯。因此,該書對輯佚、考訂古籍,研究古代文字、音韻、訓詁都有重要價值。近人楊守敬曾稱其為“誠小學之淵藪,藝林之鴻寶”,即有此意。
繼《玄應音義》和《慧林音義》之后,北宋時期遼國的沙門希麟有《續一切經音義》10卷,簡稱《希麟音義》。是為增補《慧琳音義》而作,大約成書于宋太宗雍熙年間(984~988),共266卷。體制上完全模仿《慧琳音義》,所引征之書今多不傳,所以該書也有輯佚和??钡墓τ谩!痘哿找袅x》和《希麟音義》曾一度失傳,后丁福保于日本東京的舊書店購回,并于1924年合為《一切經音義匯編》出版。清人陳作霖曾編《一切經音義通檢》,近人沈兼士及弟子曾作《一切經音義引用書索引》,為翻檢提供了方便。這些書流傳至今,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對現代的語音學、語義學,對古代典籍的輯佚、??焙涂甲C都很有幫助。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論·龔自珍
下一篇:古代典籍·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