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象棋
象棋是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的棋類活動。關于象棋的起源的說法不一,但都缺乏足夠的根據和論證。但是,據古籍中可靠的文字記載表明,早在戰國時期,象棋已經流行了。愛國詩人屈原在《招魂》一詩中描寫當時楚國的娛樂生活時,寫到了象棋。象棋的產生可能與軍事有關,是模仿當時兵制而形成的一種棋藝游戲。春秋時期兵制中有將、帥、車、馬、士、卒等名稱,這就是象棋各子名稱的由來。春秋時戰事頻繁,作戰時重視車戰,其后重視騎兵,因此,在象棋中“車”、“馬”仍為主要進攻兵力。至于“炮”等名稱,則是在以后發展中逐漸加入的。象棋的發展沒有圍棋的發展快,一直到宋代,象棋才有了較大的發展。宋代是象棋進入規范化的重要時期。北宋時期關于象棋的著作,從尹洙的《象棋》,司馬光《七國象棋》以及晁補之的《廣象戲圖》來看,象棋子、棋局還沒有定型化。南宋時期,棋子、棋局和著法才定型化,出現了陳元靚編輯的家庭百科全書《事林廣記》和詩人劉克莊的《象棋》詩。《事林廣記》中所收的棋譜、棋子和棋局已經和現在的一個樣子。象棋在南宋定型以后,到了明、清時期也有較大的發展。當時的人們已經認識到,象棋不僅具有娛樂作用,而且還能啟迪智慧,豐富軍事指揮思想。唐寅就在《譜雙》中說:下象棋“可以論兵”。明代還出現了許多的象棋高手。有史料記載的如“陳珍,燕京人,以象棋擅名,舉世無與抗衡者。”“秦科,善著象棋,精手談,天下無敵。”“張京,棋藝甚高,與人棋將半,既定幾十著后以某子取勝,人稱象棋絕。”由于象棋比圍棋容易學,因此,婦女常常把它作為閨閣中消閑之樂。小說《金瓶梅》中有西門慶妻妾在家中無事時,就以下棋解悶的記載。到了明清時期,就已經有不少棋譜問世。如《適情雅趣》、《梅花譜》、《竹香齋象戲譜》等等。這些不僅反映了象棋的發展面貌,而且為近代象棋運動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它促進了象棋業的蓬勃發展。后來,又逐漸出現了關于象棋的專門組織。
上一篇:圖書編輯出版·譜牒
下一篇:書法楹聯·趙之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