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荀子
又名《孫卿子》、《荀卿子》。戰國時荀況所撰的先秦理論散文作品。戰國末期儒家重要著作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為33篇,但西漢劉向《荀卿新書敘錄》中載其整理后得32篇。今傳本是唐楊倞的譯本,以文字繁多,分為二十卷,稱《荀卿子》;宋以后通稱《荀子》。其中《大略》、《法行》等七篇,或系其門人所記。
全書體系嚴整,貫徹了作者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如在天道觀上,把“天”解釋為自然界,認為“天行有常”,人定勝“天”。在認識論上,提出唯物主義的世界可知論,強調“物理可知”,主客觀接觸才能構成認識。還提出了正名論的邏輯思想,強調名實必須相符。在人性論上,宣揚“性惡”說:此說雖屬唯心主義,但他所揭示的教育作用,卻有其合理之處。此外,在社會政治思想、軍事理論等方面,也都有一些值得令人重視的見解。本書不但是研究荀子思想的重要依據,而且也有助于研究先秦時期的社會歷史。本書后人注釋甚多,主要有楊倞《荀子注》、清王先謙《荀子集解》等。
上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范縝
下一篇:書法楹聯·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