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作家論·朱慶余
得張水部詩旨,氣平意絕,社中哲匠也。有名當時。(辛文房 《唐才子傳》 卷六)
朱生文有精思,詞有調發,意匠所遣,縱橫得意。親承張水部意旨,遂擅名場,不能更揚其志,上窺大雅,豈非抱玉握珠而更有彬彬之嘆者耶! (徐獻忠 《唐詩品》)
朱慶余學詩于張籍,具體而微。“旅雁捉孤島,長天下四維”,猛句亦水部所少。(胡震亨 《唐音癸簽》卷七)
朱慶余不能為古詩,即近體亦惟工于絕句。如《閨意》“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宮詞》:“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真妙于比擬。《宮詞》深妙,更在《閨意》之上。又《公子行》雖無比興,亦酷肖游冶兒之態“閑從結客冶游時,忘卻紅樓薄暮期。醉上黃金堤上去,馬鞭梢斷綠揚絲。”末句正與次句相應,寫匆匆急歸之景,何止頰上三毛! (賀裳 《載酒園詩話》 又編)
朱慶余《宿姚少府宅》詩,起結大妙,惜中二聯不浹洽。《湖中》之“風波不起處,星月盡隨身”,平常而妙。(吳喬 《圍爐詩話》 卷二)
慶余無古體,律格專學水部,表里渾化,他人鮮能及者。斷推上入室。(李懷民《中晚唐詩主客圖》)
慶余學杜,寢追大歷,晚唐詩人中殊不多見。間有累句,是其所學過當之敝。(丁儀《詩學淵源》卷八)
慶余詩思清意深,步趨王、孟。(玄修《唐詩概說》)
上一篇:唐詩·作家論·曹鄴
下一篇:唐詩·作家論·權德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