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典籍論·總集·搜玉小集
《搜玉小集》 一卷。自崔湜至崔融三十七人詩六十一首。(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
按《通志·通考》,猥云《搜玉》一集,乃唐人選當時名士詩,俱不載何人部署。共計三十七人,詩六十三首,第其中先后不倫,彼此相混,如玄成諸君子互虛一二,而延清輩又各浮二三,甚者名存詩逸。胡鵠三人,更可訝也。間閱 《唐紀事》諸書,洎宋元舊冊,因考其世次,稍及章句,如“十五嫁王昌”一首,北海叱為小兒無禮,至今咄咄逼人,久混崔澄瀾,司勛氏寧不叫屈? 洵如此類,未及悉舉。若乃張汯誤張炫,徐晶誤徐皛,其諸姓氏隨點次厘正,謹列目次于首,以竢覽古者再加詳焉。戊辰上已日,湖南毛晉記。(毛晉《搜玉集跋》)
自四杰至沈、宋三十七人,詩六十三篇,不詳撰人名,一卷。(胡震亨《唐音癸簽》卷三一)
唐人《搜玉集》所選三十七人,共詩六十四首,皆初唐詩也,而其人半不知名,蓋以官爵,科名選也。且五言沈、宋絕少,而歌行復遺四子,其所選五言蓋六朝余習耳。(許學夷《詩源辯體》 卷三六)
《搜玉小集》一卷。不著編輯者名氏,鄭樵《通志》 已載之,則其來舊矣。舊目題凡三十七人,詩六十三首。此本但三十四人,詩六十二首,蓋毛晉重刊所厘定。所注考證頗詳。然胡鵠等三人有錄無詩,晉并刪其姓氏,已非闕疑存舊之意。又人闕其三,而詩僅闕其二,不足分配三人,必有一人詩溷于他人名下矣。則所訂亦未確也,其次第為晉所亂,不可復考。既不以人敘,又不以體分,編次參差,重出迭現,莫能得其體例。( 《四庫全書總目》)
上一篇:唐詩·各體論·律詩·品評·排律
下一篇:唐詩·典籍論·總集·文苑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