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文學的文獻·魏晉南北朝詩文研究文獻·建安文學研究文獻
建安文學高潮過后的一千多年間,其地位日益尊崇,與盛唐詩歌一起被人們視為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的兩座高峰。相關的研究論著不勝枚舉。20世紀以來,中國學者模仿西方“文學史”體例,開始撰寫《中國文學史》,無不對建安文學予以特別的關注。1918年中華書局出版的謝無量《中國大文學史》將“建安體與三國文學”列為專章。1928年上海新月書店出版的胡適《白話文學史》(上卷),認為建安時代在文學史上是一個 “很燦爛的時代”。1932年樸社出版經理部出版的沈達材《建安文學概論》是文學研究史上出現的第一部建安文學研究專著。作者認為:“建安在政治史上是個終點,然以文學史的眼光看去,卻又是一個繼往開來的大時代,結束上古文學史,而開展出中古文學的新的局面。”193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郭伯恭《魏晉詩歌概論》也對建安文學作了重點論述。作者認為:“建安文學的最大功勛,就是在它促成文學的白話文與民歌化的趨勢。”縱觀1949年以前的建安文學研究著作,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劉師培的《中國中古文學史》、魯迅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和王瑤的《中古文學史論》。劉師培的《中國中古文學史》摒棄了舊的研究方法,開始系統地研究建安文學,尤其重視建安文學在文體、文風方面的重大成就。魯迅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一文將建安文學的研究與當時的社會政治情勢聯系起來,認為“漢末魏初這個時代是很重要的時代,在文學方面起了一個重大的變化”。王瑤《中古文學史論》涉及到建安文學多方面內容。爾后,建安文學研究基本上沿著劉師培、魯迅等先生開創的新路進行,在基本文獻整理、總體研究以及學術交流等方面又出現了許多值得敘及的內容。其中,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中建安文學部分、張可禮《三曹年譜》及河北師院中文系編輯的《三曹資料匯編》,為我們了解三曹生平事跡與創作背景提供了莫大方便; 有關綜合性的研究論著,如張可禮《建安文學論稿》、王巍《建安文學概論》、孫明君的《漢末士風與建安詩風》《三曹與中國詩史》、葛曉音《八代詩史》、王鍾陵《中國中古詩歌史》、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胡大雷《中古文學集團》、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等等,都對建安文學做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和論述。同時,近二十多年來還召開了多次規模較大的建安文學研討會:1983年5月在安徽亳州、1988年11月在河南許昌、1991年4月在河北邯鄲分別召開了全國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建安文學學術討論會,1993年5月在安徽亳州召開了全國首屆三曹學術討論會。這些會議的召開推進了建安文學研究的進程,提高了建安文學研究的整體水平。
上一篇:隋唐五代文學與社會文化·隋唐五代文學與幕府·幕府制度與文士
下一篇:遼金元文學·遼金文學的文獻·總集、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