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賀新涼》與《賀新郎》
蘇軾任官杭州時,一次酒宴上,官妓秀蘭因沐浴后困睡而遲到,引起席上一官員的惱怒,蘇軾作詞為秀蘭解圍。因取沐浴新涼之意,故詞調名《賀新涼》。后人以音相近誤作《賀新郎》。楊偍《古今詞話》:“蘇子瞻守錢塘,有官妓秀蘭天性黠慧,善于應對。湖中有宴會,群妓畢至,惟秀蘭不來。遣人督之,須臾方至。子瞻問其故,具以‘發結沐浴,不覺困睡,忽有人叩門聲,急起而問之,乃樂營將催督之,非敢怠忽,謹以實告。’子瞻亦恕之。坐中倅車屬意于蘭,見其晚來,恚恨未已,責之曰:‘必有他事,以此晚至。’秀蘭力辯,不能止倅之怒。是時榴花盛開,秀蘭以一枝藉手告倅,其怒愈甚。秀蘭收淚無言。子瞻作《賀新涼》以解之,其怒始息。子瞻之作,皆目前事,蓋取其沐浴新涼,曲名《賀新涼》也。后人不知之,誤為《賀新郎》,蓋不得子瞻之意也。”
上一篇:遼金元明清·《西廂記》作者關漢卿說
下一篇:隋唐五代·一夕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