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小說流派。明代中期以后,通俗小說有兩大主潮,一是講世情的,一是講神魔之爭的。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將后者名為“神魔小說”。最早的神魔小說是吳承恩的《西游記》,此書風(fēng)行一時(shí),刺激了不少作家從事這類題材的寫作,相繼出現(xiàn)了一大批神魔小說,如《封神演義》、《三保太監(jiān)西洋記》、《東游記》、《北游記》、《南游記》等。這些小說的主人公多是凡人,如《西游記》中的唐僧,《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三保太監(jiān)西洋記》中的鄭和等。不過,這些凡人的活動(dòng)(西天取經(jīng)、興兵伐紂、遠(yuǎn)航西洋)只是小說借以展開的線索,最熱鬧、最好玩的卻是神仙和魔鬼之間的較量。神魔小說中并沒有多么復(fù)雜的思想或嚴(yán)肅的主題,即使作者可能懷有影射社會的意圖,讀者也難以理會。神魔小說的流行,主要在于其娛樂性。神魔小說的產(chǎn)生,固然與佛道二教的盛行有關(guān),但也與中國古代小說的志怪傳統(tǒng)有關(guān)。
上一篇:什么是《講史小說》
下一篇:什么是《世情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