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詩文的匯集,即眾家作品選集。如《詩經》與《楚辭》就是古代的詩歌總集。但按照傳統說法,《詩經》不列在集部,而列在經部;《楚辭》因其體裁獨特,自《隋書·經籍志》以來,歷代目錄書都在集部中將其單列,名“楚辭類”,與“總集”、“別集”、“詩文評”平行。故傳世的總集以南朝梁蕭統所編《文選》為最古。此前,西晉的摯虞已經編有《文章流別集》,據《隋書·經籍志》,這才是最早的總集。惜其書久已失傳,所以《文選》名列第一。隋唐以后,總集日多,編撰體例不一,大略有三:詩總集,如《玉臺新詠》、《全唐詩》、《西昆酬唱集》、《唐宋詩醇》、《明詩別裁集》、《古詩源》等;文總集,如《唐宋八大家文鈔》、《古文觀止》、《古文辭類纂》等;詩文總集,如《文苑英華》、《唐文粹》、《宋文鑒》、《文章正宗》等。古人賦詩作文,隨寫隨傳,既易散失,又難以廣為流傳,總集的編撰就是為了使這些單篇零章匯為一集,以便觀覽,以廣流傳。當然,并非有詩必選,有文必錄,而是選錄其優秀篇什,《四庫全書總目》就稱“總集”為“文章之淵鑒,著作之淵藪”。但所謂優秀的標準,又因人因時而異,如唐人選唐詩,宋人選唐詩,明人選唐詩,清人選唐詩,入選作品就非常不同。事實上,總集是一定的價值取向或審美觀念的體現,如錢謙益編選《列朝詩集》(明詩總集)貶抑前后七子,沈德潛編選《明詩別裁集》反其道而行之,就在于兩人的審美觀念不同。
上一篇:什么是《智》
下一篇:什么是《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