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詞已達到詞的高峰,有各方面的題材。但向來論詞的認為是詞的別派。一般講求音律與格調(diào)的詞人,還走著周邦彥的道路,而繼續(xù)有所發(fā)展,姜夔為代表。
姜夔(1155—1235),字堯章,鄱陽人。后來寓居吳興,與白石洞天為鄰,號白石道人。其詞集名《白石道人歌曲》。布衣終身,未仕,與范成大為友。為人清潔高雅,能詩詞。白石詩有唐人風格,尤善于七絕;詞更著名,為南宋名家。精于音律,研究古樂,嘗進《古樂議》與《琴瑟考古圖》,欲興古樂,但不為朝廷所重視。亦善書法,有臨王羲之禊帖,又研究金石。
白石詞繼承前人音調(diào)外,尚有“自度曲”,皆有旁譜,為今日研究詞的歌唱法與音律的可貴的材料。
白石詞的特點是:(一)他本人精于音樂,講究黃鐘大呂等古樂,樂律水平很高,且有很多“自度曲”,如〔暗香〕、〔疏影〕、〔揚州慢〕等二十多種曲調(diào),自吹自唱,非常高雅。他曾有詩云:“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過垂虹》)風度如晉宋間人。這種隱士派的作風,脫離政治,亦當時政治混濁所造成。他與范成大為友,而終身布衣。如以范比王維,白石頗似孟浩然。(二)詞有唐音,富有抒情詩風味,很清新。
姜夔有代表性的詞有《揚州慢》、《暗香》、《疏影》等,皆自度曲。其《揚州慢》云: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描寫了戰(zhàn)亂后揚州的凄涼景象?!栋迪恪?、《疏影》皆詠梅花,為范石湖而作。清雋高雅,惟多用暗典不易理解。其《齊天樂》詠蟋蟀一首,亦善于鋪敘。白石善于作詞題,短短數(shù)句,頗有情致。
姜夔的詞,屬于古典的格律派,繼承周邦彥作風。同時,由于他的孤高情性,他的詞往往選字煉句太過,氣魄不大。趙子固說:“白石,詞家之申韓也。”周濟說:“白石局促,故才小?!?《介存齋論詞雜著》)都切中他的要害。姜夔詞用典多,有的極暗,不易理解。王國維覺其形象不明朗,“雖格調(diào)高絕,然如霧里看花,終隔一層。”(《人間詞話》)
此后詞人繼清真、白石一派者有史達祖(《梅溪詞》)、吳文英(《夢窗詞》)。吳文英(1205—1270),浙江四明人,《夢窗甲乙丙丁稿》有詞三百余首。與辛棄疾詞相反,協(xié)律、用典、詠物、修辭的作風,在夢窗詞中特為強度的表現(xiàn)。有人認為“求詞于我宋,前有清真,后有夢窗。”而張炎則評為“如七寶樓臺,眩人眼目,碎拆下來,不成片段”(《詞源》)。這是說夢窗詞是堆砌的,沒有完整的境界,只有片段的美麗。惟夢窗詞卻有巨大的影響,直到清末詞人。
吳文英之后,宋亡前夕,詞人還有蔣捷,有《竹山詞》;周密(1222—1308),有《草窗詞》;王沂孫(1240—1290),有《碧山樂府》;張炎(1248—1320?),功臣張浚之后,有《玉田詞》(又名《山中白云詞》)。這四位都是宋末詞人。講求音律,處在宋末,經(jīng)亡國之痛,詞多凄苦之音,亦多寄托?!队裉镌~》較為空靈,以浪漫自由的精神入于古典格律,表現(xiàn)的手法由意象與白描到深密的刻畫字句。然而頗多凄苦之音,像秋風吹過的野草一樣。張炎的《詞源》一書總論詞的作法與音律等,為較為系統(tǒng)的詞話。張炎結(jié)束了宋詞。
后人論詞,謂北宋詞高,南宋詞深。蓋北宋多以詩人作詞,或者結(jié)合通俗歌曲,意境廣闊,故“高”;南宋如姜夔以后專精于詞,境界較狹,而刻畫字句,尚寄托,故“深”。詞本是俗文學(xué),最初是和人民歌唱結(jié)合在一起,反映的也是一般人民大眾的思想感情,因此就顯得清新、健康、活潑。但北宋以后,漸漸講究典雅,天地也漸漸小起來。這種傾向,晏歐已開其端,柳永、蘇軾稍有解放,到了周邦彥,詞就充分成熟,同時也完全脫離民間歌唱。士大夫自己作曲,成為個人吟詠,又刻意專創(chuàng)造詞的特有境界,走上了狹隘的路子。詞既不結(jié)合于通俗歌曲,又不用詩的作法,寫的是身邊瑣事,詞句又高深,成為專家所懂得的東西,發(fā)展過度,便走上衰落的道路了。
上一篇:第四節(jié) 其他元雜劇作品
下一篇:《念奴嬌 赤壁懷古·第四節(jié) 蘇軾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