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學研究領域中一種傳統的理論批評形式。論詞者采用七言四句的詩歌體裁,來闡述自己對詞史、詞家、詞作、風格、流派等問題的看法,進行總體概括、意境再現、疑難考證、得失評判。尤以評論具體詞人最為常見。
由于絕句體短小精悍,這種詞學批評形式往往抓住較為突出的問題特征,展開議論,觀點深刻鮮明,比詞話、詞集序跋等形式更為凝煉精警。同時,也是由于絕句體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論詞者經常采用組詩的方法來擴充容量,單篇論詞絕句極為罕見。
論詞絕句出現較晚,約起于清代初年前后。厲鶚《論詞絕句》十二首,是今傳作品中較早的一種。清嘉慶、道光之后,這種形式才較為風行。
清代的論詞絕句,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當時詩壇盛行一時的論詩絕句的啟發和影響。論詩絕句濫觴于杜甫《戲為六絕句》,南宋戴復古《論詩十絕》、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繼作,對后代影響極大。清代的王士禛、趙執信、袁枚、洪亮吉、趙翼、張問陶、陳衍等,都是撰寫論詩絕句的名家。
論詞絕句乃是在論詩絕句已經較為發達和成熟的背景下興起的,實際上屬于論詩絕句的一個分支旁屬。清代論詞絕句總數不下數百首,有些作者動輒數十首乃至上百首,以絕句形式評論前代與本朝詞人。不過,與詞話、詞集序跋等其他形式相比,論詞絕句不僅后起,而且顯得較為稚弱,尚未形成一個獨立的成熟的和較有系統性的門類。
論詞絕句的代表作首推厲鶚的《論詞絕句》十二首,及周之琦(嘉慶、道光間人)的《論十六家詞絕句》。厲鶚十二絕句,分詠詞籍五種,詞人七家,詞派一家。其九首次提出“江西詞派”的概念。道光二十三年(1843),廣西巡撫詞人周之琦編選《心日齋十六家詞錄》二卷,刻本卷末附其論溫庭筠、李煜等十六家詞絕句十六首,所論皆出以個人新見,富有理論色彩。論詞絕句在晚清近現代亦較盛行,詞家屢有創制。民國年間,夏承燾嘗試作論詞絕句,其評辛棄疾絕句曾得朱祖謀嘉許,使多為之。
數十載后陸續寫成八十馀首,分論唐五代至晚清詞人、詞籍、詞法、詞派諸事,勒為《瞿髯論詞絕句》一編出版(末附論域外詞人絕句七首)。近人陳聲聰著有《論近代詞絕句》四十五首,上起譚獻、王鵬運,下迄沈祖棻、陳小翠,人各一闋,持論亦不乏精到處。又四川大學教授繆鉞與加拿大學者葉嘉瑩合著有論詞絕句集《靈谿詞說》;日本學者高野竹隱有《論詞絕句十六首》(實作五首),分論蘇軾、岳飛、陳維崧、朱彝尊、蔣士銓諸家,都有一定的影響。
上一篇:婉約詞的主要特點
下一篇:詩詞中的沉郁風格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