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中不諧聲協律的句子稱為拗句。此皆與樂曲有關,或不因律害意而使用。田同之《西圃詞說》云:“詞中有順句,復有拗句,人莫不疑拗句而改順矣。”宋詞三字以上句式,常見拗句,有的經后人沿用而形成固定格式。如《念奴嬌》結句六字,韻腳為仄聲,按格律第二字用仄聲,第四字應為平聲。然蘇軾《念奴嬌》結句:“一樽還酹江月。”第二字應仄而用平聲,第四字應平而用仄聲,成為拗句。而后人常用此句式,如張孝祥《念奴嬌》結句:“不知今夕何夕。”遂成為此調變格之一。
詞中不諧聲協律的句子稱為拗句。此皆與樂曲有關,或不因律害意而使用。田同之《西圃詞說》云:“詞中有順句,復有拗句,人莫不疑拗句而改順矣。”宋詞三字以上句式,常見拗句,有的經后人沿用而形成固定格式。如《念奴嬌》結句六字,韻腳為仄聲,按格律第二字用仄聲,第四字應為平聲。然蘇軾《念奴嬌》結句:“一樽還酹江月。”第二字應仄而用平聲,第四字應平而用仄聲,成為拗句。而后人常用此句式,如張孝祥《念奴嬌》結句:“不知今夕何夕。”遂成為此調變格之一。
上一篇:什么是添聲·攤聲
下一篇:什么是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