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劫灰
【出典】 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三:“漢武帝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土。舉朝不解,以問東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試問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難以移問。至后漢明帝時,西域道人人來洛陽,時有憶方朔言者,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道人曰:‘經云:“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
【釋義】 漢武帝鑿昆明池得灰墨,西域人解釋為世界終盡時的劫火余灰。后因用作詠世事變遷的典故,也借以詠火災。
【例句】 ①漢家宮殿劫灰中,春草幾回綠。(陸游《好事近》[平旦出秦關]1583)這里用本典抒發對世事變遷的感慨。②劫火灰飛,又見雕檐照寒碧。(彭子翔《暗香·壽停云翁七十。其年,云山風月亭火后重建》3570)這里用本典敘寫風月亭曾遭火災,被焚毀。
上一篇:典故《劍頭微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匠石操斤》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