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弓墮
【出典】 《史記》卷二八《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余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后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釋義】 古代傳說,黃帝騎龍上天,成仙而去,上升時將弓遺落,被百姓拾到,其弓稱為烏號。后遂用“弓墮”作為詠黃帝飛升的典故,也借以詠帝王之死。
【例句】 綴衣將出,神凝玉幾,一夜登仙。弓墮隔蒼煙。(無名氏《十二時·寧宗皇帝發(fā)引》3734)這里用“弓墮”婉言宋寧宗趙擴之死。
上一篇:典故《弓刀陌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弓弓》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