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公瑾
【出典】 《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瑜長壯有恣貌。……十三年春,權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權拜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于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參見“周郎”條、“二喬”條。
【釋義】 公瑾為周瑜之字。周瑜為三國吳之名將,以英俊多才著聞,頻立戰功,曾聯合蜀軍大破曹操水軍于赤壁。娶美女小喬為妻,通樂曲,世稱周郎。宋詞中常借以喻指如意郎君。
【例句】 ①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282)這里是敘寫追懷周瑜赤壁破曹兵的思緒。②來嫁吾門公瑾叔,天上人間愿足。(朱子厚《謁金門》[風動竹]3186)這里以“公瑾”喻指稱心的郎君。③佳婿欣逢公瑾,新婚喜近英臺。(無名氏《朝中措·賀周姓娶祝氏》3768)這里借同姓相切,以“公瑾”喻指娶親的新郎,意在稱美。
上一篇:典故《公清但酌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公榮》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