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常袞何如
【出典】 《舊唐書》卷一一九《常袞傳論》:“常袞之輩,不足云爾。”
【釋義】 常袞,唐代宗時宰相,為政務苛細,以求清儉之名,與右相楊綰政見不同,每懷嫉恨。史臣評論他說:“常袞之輩,不足云爾。”后遂用為典實。
【例句】 常袞何如,羊公聊爾,千騎東方侯會稽。(劉過《沁園春·寄辛稼軒》2142)這里暗引《舊唐書》“常袞之輩,不足云爾”語以諷刺時相,意在反襯辛稼軒之杰出。
詩詞典故·常袞何如
【出典】 《舊唐書》卷一一九《常袞傳論》:“常袞之輩,不足云爾。”
【釋義】 常袞,唐代宗時宰相,為政務苛細,以求清儉之名,與右相楊綰政見不同,每懷嫉恨。史臣評論他說:“常袞之輩,不足云爾。”后遂用為典實。
【例句】 常袞何如,羊公聊爾,千騎東方侯會稽。(劉過《沁園春·寄辛稼軒》2142)這里暗引《舊唐書》“常袞之輩,不足云爾”語以諷刺時相,意在反襯辛稼軒之杰出。
上一篇:典故《常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掣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