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去衛靈公,遭桓司馬
【出典】 《孟子·萬章上》:“孔子不悅于魯衛,遭宋桓司馬將要而殺之,微服而過宋。是時孔子當阨,主司城貞子,為陳侯周臣。”
【釋義】 孔子在衛靈公當政的衛國不得意,宋國司馬桓魋又要殺他,只得悄悄去到陳國。孟子曾向萬章敘述孔子以上這一段困迫的經歷。
【例句】 去衛靈公,遭桓司馬。東西南北之人也。(辛棄疾《踏莎行·賦稼軒,集經句》1921)這里化用《孟子》語意,敘寫孔子奔波各國,干謁受挫。借以反襯自己的退居閑適情懷。
詩詞典故·去衛靈公,遭桓司馬
【出典】 《孟子·萬章上》:“孔子不悅于魯衛,遭宋桓司馬將要而殺之,微服而過宋。是時孔子當阨,主司城貞子,為陳侯周臣。”
【釋義】 孔子在衛靈公當政的衛國不得意,宋國司馬桓魋又要殺他,只得悄悄去到陳國。孟子曾向萬章敘述孔子以上這一段困迫的經歷。
【例句】 去衛靈公,遭桓司馬。東西南北之人也。(辛棄疾《踏莎行·賦稼軒,集經句》1921)這里化用《孟子》語意,敘寫孔子奔波各國,干謁受挫。借以反襯自己的退居閑適情懷。
上一篇:典故《卻羨井中蛙》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去天尺五》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