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戶存楚
【出典】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居鄛人范增……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瓚曰:‘楚人怨秦,雖三戶猶足以亡秦也。’”唐·司馬貞《史記索引》:“韋昭以為:三戶,楚三大姓服、屈、景也。”
【釋義】 楚國古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意思是楚國即使只剩三家,也必能最終滅亡秦國。另一說指楚國雖僅有三大姓,必將滅亡秦國。后世常用此語作為詠楚國或楚地的典故。
【例句】 正直難留,靈修已化,三戶真能存楚哉。(劉過《沁園春·觀競渡》2144)作者由觀龍舟競渡而想到屈原和楚國。句中反用古語,感嘆忠良既死,楚國不能不亡。
上一篇:典故《三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