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 小謨觴館詩文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二十六卷,詩十卷,清彭兆蓀撰。兆蓀(1768~1821)字甘亭,又字湘涵,江蘇鎮洋人。十五歲應順天鄉試,即名滿科場,但屢試不售,曾游于江蘇布政使胡克家及兩淮轉運使曾燠幕。
彭氏以諸生終身,落拓不遇,其作品被龔自珍稱為“郁怒情深”,富于感情色彩。多用以描寫其貧困潦倒的生活和抒發其磊落、不平之感,如《賣書行》《讀書》《讀書堂》等都表達了滿腹才學而不為世用的憤懣。彭氏也效法元白寫了一些反映重大社會問題的樂府詩,舉凡農民生活之困苦貧窮,統治階級之驕奢淫逸,貪官污吏之殘酷盤剝,土豪劣紳之橫行鄉里,都在詩中有所反映。如《浚河渠》寫官長為行船方便,用鞭驅人們在“赤日行天汗如雨”條件下擔泥挖土,疏浚河道,官長坐著“華蓋翠羽”監工。《偏災行》寫農民在大旱之后,不能報荒,“荒田無錢田不荒,作荒有錢免辦糧”。無錢賄官吏者“田不荒”,而有錢行賄則能免田租賦稅。《輸租樂》揭發官紳勾結,把紳士田稅轉嫁到農民身上。其《長官壽》《當關仆》在敘事寫人方面都很成功,描繪了僚吏和仆役的趨上驕下的丑惡嘴臉,《當關仆》寫道:“睅其目,皤其腹,狐裘貂冠尾禿速。一刺價值千鐘粟,身是貴官親信仆。貴官如神天上坐,卑官如鬼候門左。以鬼見神勢本難,況有虎豹常當關。虎豹當關差勝若,不為錢刀濟其惡。”不僅仆役可惡,那“如神”的貴官“天上坐”,是多么的躊躇滿志;那如鬼卑官,候在“門左”,又是多么卑瑣。這三個形象頗有代表性。
彭氏律詩亦較佳,工于造句和用典。
彭集分為《樓煩集》《南鴻集》《星社集》《傭書集》《葦杭集》《觀濤集》。“謨觴”取義于《記事珠》:“嵩高山下,有石寶名謨觴,內有仙書無數,方回讀書于內,玉女進以飲食。”
彭集初刊于嘉慶十一年(1806)韓江寓舍,詩文詞共十八卷,道光、同治、光緒陸續有刊本。此二十六卷本為錢塘孫元培、孫長熙箋注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后村先生大全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麓堂詩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