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惑
【出典】 《后漢書》卷五四《楊震傳》附《楊秉傳》:“秉性不飲酒,又早喪夫人,遂不復娶,所在以淳白稱。嘗從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又,楊震等傳《傳贊》:“震畏四知,秉去三惑。”
【釋義】 東漢楊秉不為酒、色、財所動,自稱有“三不惑”。后世因稱酒、色、財為三惑,也借“三惑”字面泛指三件疑惑不解的事。
【例句】 凡三惑,誰使我,釋然融。(程珌《六州歌頭·送辛稼軒》2291)辛棄疾在《哨遍》詞中對《莊子》的內容提出了幾點疑問,在《序》中說“姑先識余疑于此詞”。作者送辛棄疾,針對辛詞,以“三惑”指辛詞中提出的疑問。
上一篇:典故《三思而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戶存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