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山河百二
【出典】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蘇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險固,二萬人足當諸侯百萬人也。”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虞喜曰:“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諸侯持戟百萬,秦地險固,一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蓋言秦兵當二百萬也。”
【釋義】 漢初,田肯向漢高祖劉邦進言,認為秦國地帶山河,形勢險固,“持戟百萬,秦得百二”,即秦兵可憑險以二抵百,或以百抵二百。后世常用“山河百二”形容地勢險固,也借以代指大好河山。
【例句】 ①愿歲歲、今宵宴賞,春滿山河百二。(史浩《寶鼎現·昔姑蘇七人系囹圄,元夕以詞求免。……》1269)這里以“山河百二”代指大好山河。②千一載英杰,百二國山河。(李曾伯《水調歌頭·丙戌壽蜀閫》2796)這里用本典形容蜀地形勢險固。③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王清惠《滿江紅》[太液芙蓉]3344)這里以“山河百二”代指宋王朝的江山。
上一篇:典故《山河國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山澤仙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