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商山四老
【出典】 見“甪綺園黃”條。
【釋義】 商山四老,指東園公、角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四位老者。漢初,他們隱于商山,呂后用張良策,曾請他們出山保護太子。后因用為詠隱士的典故。
【例句】 ①高歌一曲,巖谷迤邐,宛似商山。(王安石《訴衷情·和俞秀老鶴詞》206)這里以“商山”比俞秀老所居之環境,意在稱美他性情高逸。②六國擾,三秦掃,初謂商山遺四老。(賀鑄《將進酒》[城下路]509)這里用商山四老出山佐漢太子事感嘆真隱之難得,意在襯托后文之“高流”。③商皓亦嘗如此,羨蒼生皆有,瞻望之懷。(王質《八聲甘州·讀謝安石傳》1647)這里暗舉四皓出山佐太子事以比謝安石離東山出仕。④柱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識商山皓。(辛棄疾《念奴嬌·余既為傅巖叟兩梅賦詞……》1949)這里以“商山皓”比擬傅君用家古梅,既以切其數,又以切其“古”,復又以稱美梅花品性清逸。⑤長憶商山,當年四老,塵埃也走咸陽道。(辛棄疾《踏莎行·和趙國興知錄韻》1958)這里舉商山四老出佐漢太子事,隱約點出自己不得已而退隱的苦衷。⑥恢鶴禁,迎商皓,開兔苑,延枚叟。(劉克莊《滿江紅》[禮樂衣冠]2619)這里以“商皓”比傅相,頌美他德高望重,受到太子的尊敬。⑦古人尚齒,迎他商皓,拜他龐老。(劉克莊《水龍吟》[病夫鬢禿顏蒼]2622)這里活用典故,以呂后派人迎商皓事以明古人尚齒敬老。
上一篇:典故《商婦鄰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商巖調羹》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