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菽水
【出典】 《禮記·檀弓下》:“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東漢·鄭玄注:“王云:‘熬豆而食曰啜菽。’”唐·孔穎遠疏:“謂使親盡其歡樂此之謂孝。”唐·李商隱《樊南文集》卷六《祭韓氏老姑文》:“弓裘望襲,菽水承歡。”
【釋義】 啜菽飲水,指極清苦的飲食。孔子認為,盡管不能孝敬豐厚的飲食,但能使父母盡其歡,這就是孝。
【例句】 ①簡編真樂,閧箎雅韻,菽水清歡。(魏了翁《眼兒媚·瞻菽兄生日》2386)這里說“瞻叔兄”安享子女孝養之樂。②且說家懷舊話,教學也曾菽水,親意盡欣欣。只此是真樂,樂豈在邦君。(江萬里《水調歌頭·壽二親》2777)作者說自己曾使雙親盡其歡欣,這是最大的快慰。
上一篇:典故《舜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蕣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