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畫蛇添足①》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戰國策》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注釋】節選自《戰國策·齊策二》。原意是勸人適可而止。后來成為成語,用來勸誡人們不要脫離實際去做徒勞無益的事。
〔祠(cí)者〕管理祭祀的人。祠,祭祀。
〔舍(shè)人〕指當時投靠在貴族家里的門客。
〔卮(zhī)酒〕一卮酒。卮,古代的一種酒器。
〔相謂〕商量。相,互相。謂,告訴。
〔請〕這里有“建議”的意思。
〔引酒且飲之〕拿起酒來將要喝。引,取。且,將要。
〔為之足〕給它添上腳。
〔安能〕怎么能。
〔亡〕失掉。
【譯文】楚國有個管理祭祀的人,賞給他門下食客們一杯酒。
食客們商量著說:“幾個人喝這一杯酒不夠,一個人喝卻足夠了。咱們在地上比賽畫蛇,先畫成的就喝這杯酒。”
一個人先把蛇畫成了,端起酒杯將要喝,卻左手拿著酒杯,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給它添上腳。”
腳還沒有畫成,另一個人的蛇畫成了,奪過他的酒杯,說:“蛇本來沒有腳,您怎么能給它添上腳呢?”說著就把這杯酒喝了。
給蛇添腳的人,終于失掉了他的酒。
上一篇:《宋·歐陽修·畫眉鳥》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唐·鄭谷·淮上與友人別》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