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泰階星
【出典】 《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三臺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臺,主開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臺,為司命,主壽。次二星為中臺,為司中,主宗室。東二星為下臺,為司祿。主兵,所以昭德塞違也?!眳⒁姟叭A平正”條。
【釋義】 泰階,星宿名,即三臺。分上臺、中臺、下臺,每臺二星,共六星。古人以為它象征著人間的三公。后因以“泰階星”喻指宰相。
【例句】 ①江山影里,泰階星聚,重尋古意。(李彌遜《水龍吟·上巳》1052)這里以“泰階星聚”點出宰相們也來參加上巳日的雅集。②入贊中興,泰階上宰,壽域八荒歌太平。(趙福元《沁園春·壽朱漕》2652)這里以“泰階上宰”祝美朱漕必為宰相。③貫索旄頭息焰,斗極泰階動色,歸佐太平基。(李曾伯《水調歌頭·戊申送厲守赴濡須漕》2800)這里以“泰階動色”預兆厲守必當入相,是祝美之詞。④公知否,老人星一點,映泰階星。(姚勉《沁園春·壽楊帥參十月生,次日子之官》3094)這里以“泰階星”指楊帥之子。預言楊帥之子將為宰相,意在祝頌楊帥。
上一篇:典故《泰階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涑水開元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