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田竇
【出典】 《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侯竇嬰者,孝文后從兄子也。……孝景三年,吳楚反,上察宗室諸竇毋如竇嬰賢,乃召嬰。……乃拜嬰為大將軍,賜金千斤。……七國兵已盡破,封嬰為魏其侯。諸游士賓客爭歸魏其侯。孝景時每朝議大事,條侯、魏其侯,諸列侯莫敢與亢禮。……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長陵。……及孝景晚節,蚡益貴幸,為太中大夫。蚡辯有口,學《槃盂》諸書,王太后賢之。……孝景后三年,封蚡為武安侯,(田)勝為周陽侯。武安侯新欲用事為相,卑下賓客,進名士家居者貴之,欲以傾魏其諸將相。……于是乃以魏其侯為丞相,武安侯為太尉。”唐·鄭愔《少年行》:“田竇方貴幸、趙李新相知。”(見《全唐詩》卷一○六)
【釋義】 田竇,指西漢外戚田蚡與竇嬰。田蚡系漢景帝皇后的胞弟,襲武安侯,官至太尉。竇嬰是漢文帝皇后從兄之子,封魏其侯,官至丞相。二人貴盛一時,互相傾軋。后世常用田竇泛指爭權奪勢的貴戚。
【例句】 不交平勃,不游田竇,也不朋他牛李。(劉克莊《鵲橋仙·答桃巷弟和篇》2640)這里用“不游田竇”喻指不趨炎附勢攀附貴戚。
上一篇:典故《滕驕巽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綈袍范叔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