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提壺
【出典】 唐·劉禹錫《和蘇郎中尋豐安里舊居寄主客張郎中》詩:“池看科斗成文字,鳥聽提壺憶獻酬。”(見《全唐詩》卷三六一)宋·王禹偁《初入山聞提壺鳥》詩:“遷客由來長合醉,不煩幽鳥道提壺。”(見《宋詩鈔·小畜集鈔》)
【釋義】 提壺,鳥名,以其啼聲如喚“提壺”而得名。詩人常用以詠風景,或借其諧音以寫飲酒之事。
【例句】 ①倦客長慚杜宇,佳辰且醉提壺。(范成大《朝中措》[海棠如雪殿春余]1613)這里寫到提壺,意含雙關:一實寫提壺鳥之啼叫,二指飲酒沉醉。②提壺沽酒已多時,婆餅焦時須早去。(辛棄疾《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1922)這里借“提壺”與“婆餅焦”兩種鳥的諧音打趣村中的女子,說她們玩得夠了,該早些回家交差了。
上一篇:典故《天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提封萬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